他們相稱于互聯網世界中的傳統(tǒng)店鋪或集市,自己銷售產品或者匡助出產商銷售產品,通過差價或傭金來獲得收入。 15年間,中海內地的門戶網站、電子商務網站、工具類網站高歌猛進并且都已經試探出明確的盈利模式,甚至近兩年才起步的SNS社區(qū)也已如日中天。以騰訊QQ為代表的渠道服務盈利手段,通過搭建網絡世界的工具平臺,捉住受眾。
B2C商城、淘寶、慧聰、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網站則以直接銷售產品或為產品銷售提供交易服務獲得收益。
門戶網站主要通過出售廣告盈利,更接近傳統(tǒng)的廣告公司和媒體,要將廣告商手中白花花的銀子釣上鉤,流量是無可替換的餌,無論是自己做內容(新華網)、買內容(新浪網)、搜集內容(奇虎網)、用戶貢獻內容(博客供給商)、或者僅僅提供內容索引(百度、Google),這一切步履,從盈利角度來講,搏的都是流量。
假如以1994年曙光BBS的誕生為標志的話,中海內地的社區(qū)論壇網站已走過了15年光陰。
對網絡所會萃的人群進行貿易價值開發(fā)的不同方式,形成了網絡企業(yè)不同的盈利手段。不管廣告仍是交易服務,都是傳統(tǒng)市場形態(tài)在互聯網世界中的轉化和變形,并未充分利用互聯網與現實世界最大差異化的特性:即時互動交流,所以便不難理解目前大家對“渠道為王”的盈利模式寄予的厚望,即:如何通過建立和鞏固大流量、高黏性的渠道,并以符合網站自身特點的人群運營手段,將人流轉化為物流和資金流。
互聯網業(yè)界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社區(qū)論壇就像是面向受眾免費開放的游樂場,游客眾多,游樂項目也五花八門,門票可免,有沒有足夠的、貼合游客心意的付費項目,這就是游樂場能否做好“人群運營”的樞紐。與之相反的是,作為互聯網企業(yè)形態(tài)重要一環(huán)的傳統(tǒng)社區(qū)論壇網站近兩年在盈利模式上好像少有亮點略顯沉寂。這類網站的盈利,依靠于專業(yè)的定位和服務。
【 微信掃一掃 】